产品视频
产品详情
联系方式
习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教育系统和企业界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对职业教育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主体地位的教育类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让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信心倍增。
要为职业与普通教育平等地位“撑腰”。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既有支撑受教育者终身可持续发展,更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应当是技能型社会,要切实使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价值观。”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并接受职业教育有美好的发展前途,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所起到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以优质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课程和师资来赢得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另外,还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相信,产业工人大有可为,技能报国的舞台会慢慢的宽广!”一身蓝色工装,说话干净利落,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是一名从普通钳工成长起来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郑志明表示,自己当年也曾为中考失利进入职业高中而感到失落。然而,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技能成才这条路行得通。
有调查数据表明,10年来,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这充分证明,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助力学生成人成才,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赛芬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张赛芬认为,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要培育一批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一要强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多元化教学研究;二要实现生源的优质培选、强化导向性合理分流;三要逐步强化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地布局和学科专业特色分类。
在我国的学习型社会框架中,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在朝着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阔步前进的过程中,不一样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十分重要。
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统筹协同创新关键要做好“两融合、双拓展”,即加快构建以职业院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融合”,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葛道凯指出,在“两融合、双拓展”格局下,一方面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通机制,形成职普之间互利合作、协调共生、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鼓励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以及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相互连通、共建共享,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要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鼓励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办学,继续深化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各有侧重和作用,共同构建起全民教育体系。”张赛芬认为,协同创新既需要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通过技能实践推动成果落地与转化,同时更需要产业工人与时俱进地接受继续教育,实现能力迭代和技能提升。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开放性和融合性。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把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紧紧联结在一起。
“要让各具特点、各有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对职业教育满怀期待。
她认为,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不一样教育的体系构建完成时,紧跟其后的应是配套的评价体系。要科学选拔、科学培养和科学使用多样化人才,同时打通不同类别教育体系之间的连接,最终构建供给丰富、通道合理、关卡科学的“教育立交桥”。
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指出,当前“校热企冷”问题依然存在,校企合作“肠梗阻”机制依然不活,国家“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难落地、落实现象依然存在。
夏智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成株洲职教科技园、长沙职教基地等多个职教城,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职业院校212所,持续推进专业动态调整。
为更好地突破产教融合障碍,夏智伦建议,要主动吸纳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在专业设置、基地共建、院系共管等层面,鼓励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导,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探索办学模式改革。
产教融合,一端是职业院校,一端是产业企业。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责无旁贷。徐工集团充分的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依托徐工技师学院优质资源,为实体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徐工集团全面聚焦高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健全“准工匠”定制培养、“名工匠”项目制培训和“金工匠”研修制进阶式培养体系,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金工匠”产业工人队伍。
在本学期课堂上,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焱岷发现,他任教的计算机基础课每次下课后,近1/3的学生会围着他追问学习中的问题。这是今年该校升为职业本科高校以来,他在教学中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今年9月开学以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各省考试院公布的公开招生信息,梳理了全国51所职业本科高校(包括28所公办职业本科、23所民办职业本科,其中18所职业本科高校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及最终的录取情况,并通过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职业本科高校迎来了“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现象。
开学已有近两个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入几所职业本科高校,特别是首次招收职业本科生的高校进行采访。学生选择读职业本科的原因是什么?习惯了教高职生的老师怎么样看待这批学生?大批高分学生进入职业本科将带来哪些影响?职业教育是否将走向分水岭——告别备受冷落、迎来长期看好?随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不断深入采访,发现新晋职业本科大学生们还有令人意外的动向。
今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的广东省物理类学生最高分为600分,超过本科控制线分。该校录取分数线位,与之排名接近的学校是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该校招生办主任崔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名600分的学生第一志愿就填报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并选择就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验班。她回忆,这名学生高考结束后来校参观,对学校的培养方向感兴趣,认为报考专业符合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与市场也能够对接。
职业本科院校在2024年普通高考招生中的表现可谓十分抢眼,不少学校通过媒介平台向社会“报喜”。
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普通物理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分,普通历史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分,美术与设计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分;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第一年本科招生投档最高分为603分,超过浙江省一段线分。
河北省考生宋彤彤今年的高考分数超出该省本科批次分数线分。在亲朋好友的报考建议中,他在心里默默划了一道底线:“考”出“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最终选择了位于直辖市重庆的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招生办负责的人介绍,学校在重庆市内招收的学生,分数基本超出本科线分。
据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宋晓宁介绍,今年,该校迎来177名首届本科生,录取分数普遍较高,其中,最高分为522分,超本科投档线分。
多个本科专业受到追捧。该校首批开设工艺美术、物联网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应用化工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录取最低分超本科线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录取最低分超本科线分,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录取最低分超本科线分。
记者对全国51所职业本科院校在各自省份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的统计分析(未进行文理分科省份同时纳入到不同招生类型下进行统计)显示:2024年,职业本科院校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为442.76分,高出各省物理类本科最低投档线分;职业本科院校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为425.07分,高出各省历史类本科最低投档线分。
其中,又以“双高”(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院校为基础升格为职业本科的院校表现更佳。此类学校物理类招生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各省本科最低投档线,历史类招生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各省本科最低投档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宗诚访谈过不少职业本科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他们都以为学校升本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学校可以和普通本科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招收学生。
“之前是普通本科先把学生招完,恨不得三本之后再轮到高职招生。”宗诚说,并不是说后面的学生能力有多弱,只是可能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这就导致此前的专科生入学后需要先弥补自身基础,没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提升能力。现在招收本科段的学生,学生目标又非常明确——为了找工作或为提升技能,他们也会有意地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更有助于职业本科发展,“这是一个系统的改变,不仅生源质量好,外部给的环境也好,企业合作得更加给力,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吴焱岷对此也有感知:招生分数高了几十分,学生的知识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数学和英语这两个学科上。
比如课堂变化,吴焱岷所说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问答互动,还会延伸到线上。针对学生的线上远程提问或者某些没有来得及在课堂上展开的知识点,吴焱岷会不厌其烦地制作教学视频发到群里,供学生学习。
他说,从教学的角度来讲,生源质量提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兴趣,教学相长,如果课堂气氛一潭死水,教学也索然无味。
以往专科生考研,通常要升本或毕业后积累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在考研面前,职业本科高校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是一样的,这就让许多职业本科学生有了通过考研再验证自己一次的想法。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摸底调查显示,该学院约有80%的同学有考研的想法。
今年9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对刚入学的177名首届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就业意向选择考研的学生占比42%。
考研也有现实需求。“比如IT类专业,学历层次低只能做基础性的工作,想做开发、做高层次分析,对学历有要求。”吴焱岷说,学生的需求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如果学生特别在意考研,就需要在基础学科上花很多时间,学院也会为他们设置教学辅导。
宗诚认为,目前受学历社会观念或者是“学而优则仕”的民间传统文化影响,一般大学生都有这种想法——专科想升本科、本科想升硕士、硕士想升博士,这就能够理解职业本科学生的这种向往。
吴焱岷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认识到考研的难度,或者有了清晰的就业规划,考研学生比例就会减少。
事实也是如此。10月25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考研学生占比下降了1%,就业意向不确定的学生占比下降为6%,而想直接就业的学生占比明显占据上风——从原来的25%上升到45%。
不过,另一个公众较为陌生的“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硕士”,也可当作职业本科学子提升的一个新方向,“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硕士”从事产业链条更高端一级。宗诚举例说,福建省的晋江市在全国县域层面率先构建了“中高本硕”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他们还在探索实践,“我们也都在拭目以待,看看他们怎么样能够贯通、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
“香港澳门陈家桥,清华北大电子校”,择校时,宋彤彤被视频网站上这个奇怪的名词组合吸引。
“电子校”即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今年升本以前,校名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校”是重庆当地人和该校历届学生对学校的习惯性称呼,“陈家桥”则是其在重庆市所处的区位。
经过一番检索,宋彤彤认为这所学校不错,“学个技能,以后也好就业”。事实上,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在职业类院校中成名已久,曾被坊间誉为“职校985”。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公层次职业大学。
但是宋彤彤的母亲一听学校名字带有“职业”二字就不同意,她希望孩子上“大学”,“以为这所学校是专科,跟其他人说起,有点儿没面子”。
“学校今年刚升为本科。”宋彤彤用刚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向母亲解释这也是一所好大学,不是简单的职业院校。宋彤彤喜欢汽车,选择了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从事电工的父亲支持这个想法,认为“大街上遍地是电动汽车”,以后不怕找不到工作。
就读该校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牟禹彤高考分数541分,他在选专业时主要被就业数据吸引,“就业应该是不用愁的”。
无论从专业排行榜还是就业率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均有不错的口碑。该校近年的就业率从始至终保持较高水平。
作为福建省目前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对今年2800余名新生的学情分析显示,跟着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逐渐提高,大部分新生对职业本科教育持积极态度,认可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
这符合职业教育专家的观点:职业本科院校“招生热”的实质是其背后“好就业,就好业”的就业“出口热”,高质量的就业是其在招生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法宝。
“以前可能都觉得高分考生应该去比较好的普通本科大学,但是这些年随着对技能的认可提升,社会观念发生转变。”宗诚认为,这是职业院校升本后迎来高分考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大家更务实了,觉得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对未来找工作、对社会都有利。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不久前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133所,在校生近3500万人,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完整的层次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形式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主体地位。职业教育实现了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作为职业院校中的头部,51所职业本科院校除了达成学生就业目标外,还将承担哪些更大使命?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汽车学院副院长王勇说,学院希望培育学生进入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担任研发助理工程师,向工程师岗位发展或者做一些研发辅助工作,不单单是培养产业工人。
他说,社会上许多人曾经一度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是去“打螺丝”,但现在这个场景很少了,机器替代部分工作,学生毕业后要做的是保障生产线运转、网络设备维护、工艺调整等工作。
宗诚表示,当前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迭代,对蓝领工人的要求不单单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操作,而是应该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工艺问题,或者是一些研发技术方面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浙江金华,当地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懂自动化生产设备、可以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实施现场生产管理和解决药品生产复杂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升本后转变了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定位:计划从培养准“原料药生产员、制剂生产员、质量检测员”转到培养准“生产的基本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制药工程师”。
该校对三类层次人才的定位认识有代表性:区别于普通本科主要培养产品设计和新技术开发等技术性人才,高职专科主要培养生产一线实际操作人才,而职业本科则主要面向生产实际,解决现场复杂的技术问题。
“职业本科生可能更多的是让一个产品从符号世界进入现实世界。”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表示。
今年,该校首届本科生招收了近2500人,由于招生较多,招了一个本科专业,同时停了相应的专科专业。聂强说,学校将集中资源把本科生负责任地培养好,同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职业本科的办学规律、人才教育培训规律,“探索技术技能教育的新模式”。
官网
阿里店铺
联系人:戴经理
电话:0576-84757788 移动电话:13857621608 传真:0576-84736678
阿里店铺
版权所有 xc杏彩体育_xc杏彩是真的吗_杏彩彩票娱乐平台下载一个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宁川东路96号 移动电话:13857621608 电话:0576-84757788 传真:0576-84736678